再蹦!内需冰封外需难救,钢市下方还有多少?
近期国内钢市呈现明显的弱势震荡格局,螺纹钢主力合约自8月13日后多呈下滑走势,钢价自8月13日至今下降20-90元/吨不等,这一表现与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形成鲜明反差,反映出政策利好预期与现实供需压力之间的深度博弈。从海外关税壁垒升级到国内政策传导滞后,从品种供需分化到期货盘面空头主导,多重因素共同构筑了当前钢市的复杂局面。
海外关税扰动存在
海外贸易环境的恶化成为压制钢价的重要因素。东南亚市场持续加码关税壁垒,越南对华热轧卷板、镀锌钢板加征 19.38%-37.13%关税,印度也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征收12% 临时关税。根据中钢协最新统计,1-6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 5814.7万吨,同比增长8.9%,出口均价699.3 美元/吨,同比下跌10.2%。6月单月出口量为967.8万吨,较5月环比下降8.5%,这是自今年3月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,显示出口压力开始显现,延续了“量增价跌”的特征。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统计口径存在细微差异,有数据显示1-7月钢材出口量达4800万吨(同比增长9%),这可能是统计品类范围不同所致,但“量增价跌”特征显著,出口均价同比下降10.6%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出口受阻导致部分资源转向国内市场,热卷等品种面临显著的出口转内销压力,进一步加剧国内供应过剩局面。
国内利好政策存在缓冲
国内政策的缓冲效应尚未充分显现。4月发行的1.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,8000亿元投向重大工程与基础设施,5000亿元用于消费升级与设备更新。然而政策传导存在明显时滞,830亿元30年期国债在8月才进入发行流程,距离形成实际用钢需求仍有间隔。另外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制约了政策效果,尽管螺纹钢库存增幅有限,但表需回升力度不足,难以匹配市场对基建发力的预期。设备更新专项资金虽已下达1880亿元,但主要流向工业制造领域,对热卷需求的拉动尚未显现,8月21日热卷表需环比反而减少2.02万吨。
产业供需矛盾在上涨受抑制
产业基本面的供需错配加剧了市场弱势。螺纹钢与热卷有一定分化,螺纹钢周产量 214.65万吨,同比下降5.8万吨,表需回升至194.8万吨,库存增幅达19.85万吨,显示基建需求存在一定韧性,但整体库存增加对钢价上涨不利;热卷产量维持325.24万吨高位,出口受阻导致国内消化压力增大,库存增加3.13万吨。同时成本端支撑力度在减弱,焦煤价格在经历7月反弹后重回弱势,8月26日主力价格跌至1160.5元,较前一日下跌4.52%,焦煤库存持续累积,焦化企业利润好转但未能有效传导至上游原料端。这种成本与钢价的传导失效,反映出钢厂在需求疲软下的被动让利态势。
盘面调整中上行承压严重
期货盘面的空头主导格局进一步强化市场悲观情绪。螺纹钢 2510合约在8月26日至3113元,较月初3203元下跌90元,持仓量减至129.1万手,多单撤退明显。技术面来看,螺纹钢价格已到达关键支撑位,热卷走势与之趋同,均呈现 “反弹乏力、持续磨底”的特征。这种盘面表现与宏观政策预期形成强烈对比,反映出市场对需求复苏节奏的担忧。值得注意的是,铁矿石与钢材的价格背离现象,铁水日产突破 240.75万吨的高位,显示钢厂生产积极性未减,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端压力。
综合看,当前钢市正处于政策利好与现实需求的博弈关键期。随着特别国债资金逐步到位和设备更新项目落地,9-10月有望迎来需求释放窗口。但短期内,出口转内销压力、房地产低迷态势及库存周期调整等因素仍将主导市场走向。对于钢市,需重点关注螺纹钢下方支撑位的有效性、特别国债项目开工进度及国内外供需的后续变化,这些因素将共同决定钢市能否走出弱势格局,实现政策预期向现实需求的有效转化。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,短期需密切关注阅兵限产实际影响力度、房地产政策的边际变化等。操作上可高出低吸,稳健思路为主!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***(非舞钢现货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