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突破!高铁运营里程达4.7万公里 这样助力社会经济发展_行业观点_钢材现货网
据国铁局的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约16.2万公里,其中高铁约4.7万公里。铁路发展的背后,是我国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铿锵足迹。
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4.7万公里,如何助力社会经济发展?我们来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所研究员卢伟的解读。
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4.7万公里,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高铁运营里程增长助力我国促消费扩内需
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所研究员 卢伟:第一,高铁运营里程增长,助力我国促消费、扩内需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提振消费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,要创新多元化的消费场景,扩大服务消费,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。
高铁的高时效性和客运专用的特点,极大地压缩了时空距离,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客运服务能力短缺,尤其是大容量、高速度、长距离的客运服务短板,加速了人员、商品、信息、资金等要素的流动,进而增强了不同城市之间的社会互动和文化的交流。
这种流动不仅带来了消费观念的变化,还促进了消费行为的多样化。同时,高铁的开通和普及也缩短了旅行的时间,激发了大众的旅行需求和兴趣,带动了旅游消费。
高铁运营里程增长助力我国促投资稳增长
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所研究员 卢伟:第二,高铁运营里程增长,助力我国促投资、稳增长。高铁建设项目投资大、产业链长、辐射面广、带动效应强。1亿元的高铁投资直接带动冶金、建筑、制造等关联产业投资3亿元左右,创造就业岗位2200多个。
一组复兴号动车组有四万多个零部件,能够辐射六百余家一级配套企业,1500余家二级供应商,形成五倍的产业拉动效应。高铁投资的成熟效应,也助力我国稳投资、稳增长。
高铁运营里程增长助力培育新区域增长极
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所研究员 卢伟:第三,高铁运营里程增长,助力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要发挥区域战略的叠加效应,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。交通运输通道和枢纽是经济增长极的区域地理载体,区域经济活动的产生、发展和集聚往往都发生在区域运输的线路上,要么位于内河和沿海的港口城市,要么就坐落于铁路汇集的交通枢纽。
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型交通技术,它庞大的网络对于提高区域可达性具有重要的作用,它所引发的客流、商流和信息流也加快了高铁沿线区域流量经济的形成。
随着我国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,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结构得到改善,区域经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愈加明显和集中,主导产业得到加强,区域经济的集聚作用将催生出新的区域增长极。
(钢材现货网资讯研究院)- ( 仅作参考,不做投资建议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商用 )
- 资讯编辑 : 贾金菲 15649053820
- 资讯监督 :林 颖17739761747
- 资讯投诉 :田 甜15981879377
- 越南对涉华预应力钢绞线作出反倾销终裁
- 钢材下游周报:2024年汽车家电造船产量及出口数据出炉_行业观点_
- 国家统计局:中国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8%_行业观点
- 国家统计局:中国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.2%_行业观点_钢材
- 国家统计局:中国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.5%_行业观点
- 国家统计局:12月规上工业发电量846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0.6%_行业
- 国家统计局: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3155.9万辆,同比增4.8%_行业观点
- 国家统计局:中国2024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4.3%_行业观点_钢
- 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954万人,较2023年增长52万人_行业观点_钢材现
- 国家统计局:2024年中国太阳能电池(光伏电池)产量同比增15.7%_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***(非舞钢现货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